close

傳統建築-台南孔廟

 

 

臺南孔子廟,亦稱臺南文廟,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是臺灣歷史最早最悠久的文廟。也是台南市的象徵之一。
清領初期一度是全臺童生入學之所,因此亦稱全臺首學。期初在設立的時候僅有大成殿(又稱先師聖廟),目的是用來祭祠孔子,之後又設立明倫堂作為講學的用途。



 

 

1.位序主從

 

方位坐北朝南,孔 廟的格局是標準的左學右廟,前殿後閣的三合院,有三進兩廂,也是全臺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
右廟的第一進為大成門,清朝時左右設有名宦祠與鄉賢祠,第二進 是大成殿,供奉孔子牌位。第三進是崇聖祠。
左學為明倫堂和文昌閣,堂前原有兩廊,分列六藝齋、後建教官廨舍及齋廚,東邊建朱子祠,朱子祠在日治時期毀壞。
 
2.陰陽調和
 孔廟的主體建築與造景、環境之間的平衡與協調性,有陰陽調和的概念
 
3.氣韻生動
 廟大成殿的屋頂為重簷歇山式,以設計的角度去探討,它的屋脊,沒有過於繁雜的裝飾與雕刻,形成自然美麗莊嚴的天際線。
 
4.佈局成勢
另外孔廟的庭院也種植了不少植栽,如:榕樹、雨豆樹等。庭院兩側也設有禮門與義路,呼應了對仗的原則。另外孔廟前方的水池則呼應涉及美學原則中的主客原則。另外,孔廟的配置也有應用「主場原則」的手法,聚焦且平衡,形成獨特自然的美感。
 
5.文化符碼
孔廟裡有很多不同象徵性的雕飾與壁上彩繪。它利用了如:龍、石獅、螭首、獒首等的民族性象徵符碼。
 
 

 

 

傳統繪畫-謝琯樵「蘭石」

一、位序主從

                以蘭花為主,石頭與書法為從,表現出位序主從的概念,是傳統「書畫合一」的最典型形式。作者一面書寫,一面調整安排,在疏密的考量中展開了形像結構,線條在抑揚、頓挫、轉折、長短、粗細中求得全面的變化。

二、陰陽調和、布局成勢

       背景留白,空無一物,這又是傳統文人畫的表現概念,呼應了陰陽調和的「計白當黑」、「以空為用」,其旨在虛無空間裡,獲得無限的想像,「虛」做「實」用,傳達一種「可能性」,這亦正是布局成勢中的虛實原則的表現。

三、文化符碼

                其上方落款:「旅窗無視,磨墨作畫,藉以消遣美喜為深巖壑,蘭蕙叢生,紛披水石,聞香風習習,從澗谷來,相對塵心盡滌,恍置身瀟湘沅灃間也。」以蘭花代表中原文士旅台多年,思慕故土的高潔心情,呈現文化符碼中語文轉化之造型符碼的概念。

四、氣韻生動

               畫面中幽蘭散落孤石,蕭疏自然,飄逸灑脫中,顯現文人畫氣韻,寥寥數筆,濃淡有緻,深堪玩味。完美呈現氣韻生動的自然、神似的手法

 

 

 

傳統工藝作品 -  木雕創作藝術家黃紗榮




彰化鹿港在地木雕創作藝術家黃紗榮,早期製作神龕出身,並且在日本公司學得「欄間」工藝,最後將這個技法加以升華,用原木一體成型彫刻各種工藝作品,在鹿港彫刻界獨樹一格,在彰化生活美學館曾展出作品,讓觀眾欣賞他的工藝之美。


木雕家黃紗榮說要了解清楚木頭的紋路才有辦法很精準地雕出想要的樣式。他在講述自己的作品雖然一派輕鬆,但一刀一鑿的彫刻製作可要花上一兩年或以上的時間。


他的木雕工藝十分精緻, 從植物到動物,天上飛到地上爬的都展現了富有生命力的藝術創作。 

木雕家黃紗榮也非常強調生命力的感覺,他要表現出富有張力而且生動的自然界,這也表現出不一樣的美感。


其中令人讚嘆非常多, 比如禽鳥與鱷魚爭食的作品,連濺起水花等等,這些作品裡也生動得描繪出成有趣畫面。


而我覺得以上這個作品非常冷靜和優雅, 在花瓶上有一隻蚱蜢,而花瓶的頂端裂開一個小洞,植物展開出來, 我覺得整個構圖就很漂亮。此外, 它感覺上沒有那麼凌亂複雜, 非常優雅大方. 花瓶上也有紋路, 為花瓶點綴外, 也是傳統藝術的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10433310 的頭像
    B10433310

    B10433310的部落格

    B104333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